主页 > 茶叶介绍 > 印象滇红
2020年02月01日

印象滇红

 对滇红的声名我一直有所耳闻,然而过去的印象主要停留在经营其产品的茶叶专营店和“凤”牌工夫红茶、经典 58、金芽等这些闻名遐迩的滇红产品上,恰逢2016年 7月,借集团之邀,我与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的几位同事一行来到云南临沧市凤庆县的滇红发源地,亲身体会它的风韵。
本只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原来好茶的发源地也似藏在深闺的女儿,难得一见。我们一路从武汉到昆明,从昆明到临沧,复从临沧转至凤庆,旅途不可谓不漫长辗转,然而对产茶地地理样貌和制茶之人神态模样的憧憬一直伴于心间,对这方土地和这里的人愈走近愈有着抑制不住的好奇与神往心情。“滇红”就像它的名字,亦如其所在的澜沧江腹地一样,仿佛有着一抹神秘的色彩,成为缭绕人心间的美景。
遇见滇红首先遇见的是一段关于茶厂的历史,我是学史之人,来到凤庆希望一睹曾经的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上每个历史情景发生地的面貌和档案,当在凤庆县档案馆看到“马锅头”这曾经在茶叶贸易中担当运输职责的马帮头领的称谓时,我心底沉潜的对历史的追溯之情落实到了对象,激荡起对茶马古道历史的敬畏。“滇红”和以冯绍裘先生为代表的滇红人都是茶马古道这段建立中国重要商道和海外交流之路历史的重要参与者。
滇红经历了战争年代,那时滇红的产品是换汇救国的经济产物,滇红经历过艰难时期,在同期开创的兄弟茶厂都停产的情况下它毅然坚持生产,而“滇红”终究经历了时光的洗礼,虽举步维艰却携历史沉淀下的精华一路走来,越发地富有生机和活力,如今它正承载着中国茶文化成为销往世界各地、国际茶叶市场的主流产品,实践着滇红董事长王天权“走出去”的发展愿景。滇红的历史抒写了一代代“滇红”人对家国的担当和开拓进取的胸怀。
遇见滇红,遇见的是富有热爱、责任与情怀的管理与研发团队。红茶之于绿茶最不同在于工艺,滇红之所以驰名,据所见闻,“滇红茶制作技艺”是其品质的保障,而这一入 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技艺并没有故步自封,滇红成立茶叶科学研究院,不断创新着技艺和茶产品;为了培养传承技艺、从事制茶和茶叶研究的人才,滇红老一代的管理者就已开办茶叶技术高等职业学校,并鼓励优秀的人才走出国门,出国深造,促使滇红品牌常新。滇红茶叶研究院的院长就是这样一位滇红自己培养的茶叶研究者,我们在他的带领下参观茶叶试验田,看到那一畦畦标注着茶叶名称和原产
地的茶叶试验田时,一个企业的严谨和向上意识展现眼前。不仅如此,滇红这个在现代管理和先进经营理念下愈来愈蓬勃发展的企业。无论其经营发展史还是其管理者、科研者的言谈举止中都展现出浓浓的人文情怀,我想这也是“茶”这种承载了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特殊产品和制茶、品茶之人对茶的独特情愫赋予这个企业的文化精神。
遇见滇红,遇见的是茶的品质,人们常说,好人制好茶,茶品如人品,我们一到滇红遇到的是“茶人”。王天权董事长的健谈好客让我们宾至如归,从他幽默大气的言谈中体 会到他对滇红未来发展的认真规划,认识了这位极具发展眼光的优秀管理者;同时,短短两天内接触到的每一位滇红人的质朴、低调和才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颗颗滇红所制的红茶在我心中有了不一样的意义,看着一杯杯色泽 润朗的红茶仿佛能感受到其背后那一次次精心的挑选、揉捻、烘焙,而那一口口茶也随着我们对滇红的步步深入了解而更似余味悠长。
滇红释放出的气质,使它虽身处偏僻,却如凤凰般绚烂多姿,此 番“遇见”我感到心中满载而归。
(文章选自《滇红》,刘礼堂: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12948210_113058320141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