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版纳茶区 > 贡茶品牌打造热与倚邦茶区的崛起(2)
2020年02月01日

贡茶品牌打造热与倚邦茶区的崛起(2)

倚邦的五大历史文化价值:普洱茶文化之始、贡茶之源、老字号之根、小叶种之乡、石屏人拓殖第一站

古六山历史脉络:茶山版纳(缅王贡茶)——普茶——元江府管理时期——茶马交易——普洱府——皇家贡茶的倚邦时期——皇家贡茶的易武时期——老字号的兴起

明嘉靖末年,缅甸东吁王朝入侵车里。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司划分十二版纳,以分摊上交缅王贡赋,古六山与整董合为一个“版纳”,称“茶山版纳”,治所设在倚邦。由此可见,古六山的缅王贡茶在皇家贡茶之前。(茶山版纳)

明万历末年(约1620年),谢肇淛在《滇略》一书中第一次提到“普洱茶”:“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表明明代后期,古六山所产之茶,以普茶名义进入内地主流文化视野。(普茶)

明末清初,元江土司(元江军民府)两次击退缅甸侵略,取得车里控制权。顺治十七年,吴三桂进据云南后的第二年,将车里宣慰司划给元江府管辖。(元江府管理时期)

吴三桂,以普洱茶易藏马。清廷、吴三桂、达赖喇嘛三方,形成中央、地方与藏区三方政治博弈。普洱茶第一次被政治高层重视,其政治地位大大提升,采办运输与交易普洱茶,成为边政重要事务。

1661年(顺治十八年)3月,达赖喇嘛等受吴三桂唆使,奏准在北胜州(今丽江永胜)试行以马换茶。康熙四年(1665),清廷批准在云南的北胜州与中甸等地,举办云南与西藏两地的茶马互市。

据《庭闻录》:吴三桂与达赖喇嘛暗商后上奏:云南所需之马,每年须奏请朝廷遣官往西宁购买,难免长途跋涉之劳。今达赖喇嘛既愿通市,“臣愚以为允开之便。”

不久又奏:云南普洱之地虽产茶不多,毕竟较别省采买为便,建议“令商人于云南驿(今大理祥云县云南驿村)盐道领票,往普洱及川、湖产茶地方采买,赴北胜互市,官为盘验,听与番人交易”。

这表明,普洱茶易藏马之前,古六山产茶不多。茶马交易,推动普洱茶的产销与长途运输业。(茶马交易)

鄂尔泰改土归流,设普洱府,在思茅设官方垄断经营的总茶店,驱除古六山的汉族商人。(普洱府)

替任鄂尔泰的尹继善,改变鄂尔泰激进的改土归流政策,制定云南茶法,将设在攸乐山的流官改为土官,将六大茶山的治安防伪、茶叶赋税交由倚邦土千总曹当斋负责。茶法的制定,放宽了民间经营茶叶的限制,这是民间茶叶商品经济的第一次放开。曹氏土司因军功办贡茶,形成倚邦土司主办,易武土司协办之格局,开启贡茶的倚邦时代。(皇家贡茶的倚邦时期)

清缅战争期间,缅甸人于1766年(乾隆三十年)进攻版纳,造成古六山的原住民大量逃亡,茶叶产量急剧下降,贡茶很难采办。因此,倚邦土司决定在全国招纳垦户,易武土司则派人去人多地少又较近的石屏等地招人进茶山“栽培茶园,代易武赔纳贡典”。允许石屏人拓殖易武,石屏人纷纷移民易武。易武土司取得贡茶主办资格,贡茶进入易武时代。(皇家贡茶的易武时期)

乾隆晚年,中国人口爆发式增长,导致出现移民潮。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石屏人走西头。由此,更多的石屏人涌入古六山,以易武为主要居住地。政府迫于人口压力,进一步放开内地汉民到边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乃至定居的限制,从而为号级茶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大量民间商号茶庄在易武兴办,倚邦作为石屏人拓殖的老根据地,出现茶庄商号很早。易武的一些著名老字号,有早年在倚邦创办,然后迁往易武这个新起的茶叶中心之经历,比如大名鼎鼎的福元昌的前身元昌号,就在倚邦。倚邦堪称老字号之根!(老字号的兴起)

古六山三张牌:历史倚邦,文化易武,名山曼松

当代普洱茶文化复兴,是台湾茶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易武寻访老字号,恢复古法制茶,复兴号级茶文化开始的。当代普洱茶文化传播:易武——勐海——思茅、宁洱、景谷、澜沧——临沧——全省普洱茶产区——易武,从易武出发,转了一圈,又回归易武这个普洱茶文化重镇,故民间有“从易武出发回到易武”之说法。

但易武并不是普洱茶历史文化的第一站,普洱茶历史上第一个政治与产业中心在倚邦。普洱茶的兴起,是政治、边疆移民拓殖与商业的深度结合。

倚邦作为古六山中心的那些年,处于讲政治为主,商业为辅的年代,故倚邦有最为久远的普洱茶历史文化,是贡茶之源,石屏人开拓的第一站,但产业与文化不够兴盛。清道光以后,政治日益淡化,人口大量迁移,商业管制放开,产业蓬勃发展,推动了以易武为中心地的茶文化兴盛。所以,讲文化,还得看易武。曼松则享受了山头茶这波当代红利,以皇家贡茶的名义,被打造成云南顶级茶山,形成了“名山曼松”之王牌。

就享受历史遗产,开发当代产业而言,倚邦与易武,是大茶区开发模式。倚邦古茶山是小茶区开发,以倚邦为首的四山,是大茶区开发——大倚邦茶区。曼松,是大名山开发模式。以王子山、背阴山为核心,向周边扩散,形成“大曼松”。

用比较优势做大倚邦茶区公用品牌价值

茶产业升级的核心是,高端价值的在地化打造,使当地由普通原料基地,变成名茶产区。

高端价值在别处,比如西湖龙井的高端价值在杭州。西湖产区的龙井卖高价,甚至天价。西湖龙井供不应求,催生旺盛的B货需求,从而让贵州等地变成假冒西湖龙井的原料基地。可能有些贵州产的西湖龙井B货,品质要高于西湖龙井A货,但其贴牌原料基地的处境,注定一个卖天价,一个只能赚辛苦钱。

故,茶产业可以通过高端价值在地化的打造,由普通的原料基地变成名茶核心产区。

名茶核心产区能形成公用品牌效应,孕育众多中小微品牌,甚至出现全国知名的品牌。其路径是:

高端价值在地化→ 普通原料基地变名茶核心产区→名茶原产地公用品牌→品牌孵化基地→品牌集群与全国知名品牌。

高端价值在地化,催生全产业链品牌与复杂的产业生态:

高端价值在地化,能自上而下打通全产业链,出现全产业链品牌。自上而下打通,是指占据产业链高端,主动整合别人。而全产业链的掌控权在外地,等于本地是被动纳入全产业链,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可能被外地资本利用产业分工,长期压制在产业链低端环节,很难实现产业升级。

高端价值在地化,也能在本地形成茶产业生态,进而由茶产业向周边产业溢出,形成以茶为核心的复杂产业生态。比如,出现一二三产融合的茶庄园、茶文旅、茶地产、茶博物馆、茶交易市场、茶康养、茶叶产业小镇、抖音直播基地等等。而且,本地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可以向外地强势扩张,从而形成在地化产业内循环与全国市场大循环,以双循环的形式进行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