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清代,普洱茶的血脉与归属(2)
2020年02月01日

清代,普洱茶的血脉与归属(2)

从史料上看,西双版纳的六大茶山为清代重要的茶叶产区,由于其进入内地的要道是普洱山云南人就以山为名,称所有产自西双版纳六大茶山的茶为普洱茶。乾隆五十年以后,由于西双版纳各茶山的土著居民逃避与缅甸的战争,大量逃亡,西双版纳的大土司同意易武茶山的小土司去石屏招募茶农,进山垦殖,完成贡赋。此后,大量的石屏人进入倚邦、易武茶山,他们或垦殖,或贸易,集同乡集体之力种茶、制茶。很快,石屏人就变成了云南茶叶生产运输的主力。晚清与民国文化名人袁嘉谷先生就为普洱茶留下了一些珍贵记录,今天的易武茶区还有很多石屏人的后裔仍在种茶、制茶。

贡茶起始

谈起普洱茶辉煌的贡茶史,故宫仓库里的实物似乎比文字记载更具说服力。至于普洱茶进贡起于何时说法不一,普洱茶学者杨凯在《从大清到中茶》一书中写道:“至于成为定制的贡茶起于何时,据民国罗养儒《记我所知集》:云南贡茶入帝廷,是自康熙朝开始。康熙某年有旨,饬云南督、抚‘派员,支库款,采买普洱茶五担运送到京,供内廷作饮’。由于他没有写明引文出处,要想印证它是有相当难度的,我们姑且接受这个说法,也就是普洱茶进贡开始于清康熙年代,即1690年(《大清会典》编纂年代)到1722年之间。”

康熙、雍正年间,在云南的铜火锅堆满内务府库房的同时,普洱茶的进贡也成为一种制度。从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雍正十二年(公元734年)云南巡抚张允随贡品清单看,当时进贡的茶叶制品有:“普茶蕊一百瓶,普芽茶一百瓶,普茶膏一百匣,大普茶一百元,中普茶一百元,小普茶二百元,女儿茶一千元,蕊珠茶一千元。”如果普洱大茶是五斤重团茶的话,那么,一百元将重五百斤;中普茶按三斤算为三百斤;小普茶二百斤;女儿茶如果每个重二两,共二百斤,按四两算,重四百斤;蕊珠茶按一两五钱算,重一百五十斤。单就紧压茶看,就有一千四百斤左右,这个量比清朝中后期大一些。

阮福《普洱茶记》“又捡贡茶案册,知每年进贡之茶,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支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并置办收茶锡瓶、缎匣、木箱等费。其茶在思茅,本地收取新茶时,须以三四斤鲜茶,方能折成一斤干茶。每年备贡者,五斤重团茶、三斤重团茶、一斤重团茶、四两重团茶、一两五钱重团茶,又瓶装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思茅同知领银承办”略有差异。

典籍中提到普洱茶的单位是元(圆);普洱大茶有些像人头,名“人头茶”,每年进贡,民间不易得;普洱小茶应该就是小圆茶,也就是后期的小五子茶;女儿茶则是女孩子们谷雨以后所采,重老两二两,不到一百克。对普洱茶这种神秘的茶品,女儿茶又为它增添了一些香艳。

在雍正年间,所有外来茶叶经营者都被赶出茶山,当时的贡茶由当地原住民采摘,运到思茅加工。到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茶山原住民受到战争影响,逃逸流亡导致贡茶采办困难,为了按时进贡,车里宣慰司和云南督、抚特准汉族商人和茶农进入茶山,给照经营,这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大量石屏人进山做茶。直到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礼部要求停贡三年,这一停就到了辛亥年,大清王朝灭亡,贡茶也自然就不存在了。

梳理完清代云南普洱茶发展的兴与衰,感慨万千。过去的辉煌已载入史册,未来的发展还需你我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杨凯/刘燕/李晓梅 著《从大清到中茶——最真实的普洱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18年3月刊

作者|小妖楠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3619630918

 200861116837869_2.jpg

 

 1515987672357163.jpg